【CBIS十年对话】
编者按:
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 (CBIS)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领域的大型国际性盛会,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,今年将迎来第十届峰会(CBIS2025)。
十年来,CBIS峰会与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界一道,共同见证、参与、并推动了新能源电池业的高速发展。
值此CBIS峰会十周年之际,电池中国精心策划了新能源产业高端对话系列节目——《CBIS十年对话》,邀请全球电池、材料、装备等产业链企业高层及行业机构负责人,共同回顾产业发展历程,把脉行业趋势,共探发展之道。
“实际上2020年特斯拉刚公布全极耳大圆柱电池,我就特别敏感,感觉这是个巨大的历史机遇。”今年将迎来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(CBIS)举办十周年,云山动力创始人、董事长袁定凯在接受电池中国独家专访时表示。
长期以来,以21700、18650为代表的小圆柱电池,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、电动工具等领域。在袁定凯看来,虽然特斯拉尝试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,但是由于车载电池的数量和串并联太多,导致电池包内阻大幅增加,发热量太大,效果差强人意。
大圆柱电池在技术上进行了全新升级。4680电池将体积做大,容量相当于多个18650电池,车载需要的数量锐减。另外,大圆柱电池采用全接耳的形式,其内阻极低,发热量极小,倍率性能极好,同时又保持了圆柱电池能够高速制造的优势。
“圆柱电池是生产良率最好的标准化型号,生产效率也最高。如果大圆柱电池制造能做到500ppm,那么比18650电池的成本更有优势。所以当时我就觉得大圆柱的春天来了。”袁定凯说。
事实上,由于出众的比较优势,大圆柱电池在行业内受到全球追捧。截至目前,包括特斯拉、宝马、戴姆勒、大众、通用、沃尔沃、保时捷、蔚来、江淮、东风岚图、一汽等国内外众多车企,以及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、松下、LG新能源等电池厂商,都在积极布局大圆柱电池。
行业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46系列等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已达12.9GWh。据业内机构预测,到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429GWh,对应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,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110%。
不同于其它厂商,云山动力是行业内第一家将大圆柱电池定位为超充电池的企业。“特斯拉的大圆柱电池,主要走能量系统路线,未能充分发挥全极耳的优势。”袁定凯表示,云山动力从成立之初,就聚焦快充型大圆柱电池,致力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快充的领导者。
01
全极耳大圆柱的独特优势
过去二十多年,国内新能源行业一直都保持着高速增长,从而铸就了中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的黄金时代。在袁定凯看来,这背后要靠成本和性能两个底层逻辑来支撑。中国企业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先进技术优势,打造出了全球最具价格竞争力和高品质的电池产品。
“放眼未来,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将是能够很好地兼顾成本与性能优势的技术路线。”袁定凯指出,从成本的角度看,在100安时以内,大圆柱电池相比其它电池有明显的成本优势,“所以我们可以重点关注100安时级别的市场,比如PHEV/增程式高压快充乘用车”。
第二,从性能的角度看,大圆柱电池唯一的缺点,是体积能量密度相对差一点,但是它在快充、温域、安全、重量能量密度、标准化方面,都有明显的优势。所以他坚定看好,大圆柱电池在差异化细分赛道的发展前景。
具体谈到云山动力的大圆柱电池,袁定凯总结有六大优势。
第一是化学体系优势。作为行业内最早的一批从业者,云山动力的核心团队具有20年以上的经验,对于钴酸锂、磷酸铁锂、三元、锰酸锂、钛酸锂等正极材料,人造石墨、硬碳、硅碳负极材料,以及功能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理解,具备全维度多年的试错经验,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和认知。
第二是结构优势。依托独特的全极耳结构,云山动力产品可以适合更大的电流,最低过电流能力也可达到200安时。
第三是工艺优势。云山动力在工艺路线和产线建设方面,全部是由该公司自己团队主导设计及规划,由上游的设备供应商合作伙伴配合定向开发,“打造了一个行业最快制造速度、极致直通率的产线”。
第四是制造优势。制造需要精益求精,“做1%的直通率改善很容易,但是做到0.1%,做到万分之一直通率改善就越来越难,越来越有挑战。我们通过直通率的提升,节约1厘钱,可能大家认为微不足道,但1厘钱乘以十的九次方乘,1GWh那么就是100万,那一个工厂做到10GWh、100GWh就非常可观”。
第五是产品优势。目前云山动力的大圆柱电池产品,具备6C持续充电能力,6-10C持续放电能力,有部分产品具备零下40℃的持续放电能力,能够给特定的市场带来更佳的应用体验。
第六是安全优势。云山动力的大圆柱电池“传热慢、散热快、热电分离的结构形式,在热失控和热蔓延方面,系统的安全性比其他它结构形式要更简单,更安全”。
02
瞄准细分快充赛道
基于对当下市场竞争格局的洞察研判,以及对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结构特性和公司团队技术优势的把握,云山动力制定了与众不同的产品策略和市场战略。
“我们的定位跟别人的有一点点差别。我们是行业内第一家将大圆柱电池定位为功率型超充电池的企业。”袁定凯指出,真正的大圆柱电池,其核心特性在于结构上的全极耳。但特斯拉并没有把这个特性充分发挥,全极耳的优势应该就是快充,能够过更大电流,特斯拉定位乘用车高能量密度路线,电芯结构上没充分考虑过大电流的设计。
当下,云山动力正在加快产能建设,已规划10GWh大圆柱电池。据介绍,该公司去年5月在宁波启动了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电池一期75PPM量产示范线建设,该线体为国内46系列大圆柱电池首条磁悬浮组装线,于今年3月建成投产,年产能为1.5GWh。
“今年一期产能已全部补完,明年上半年产能实现满产。计划2026年下半年启动二期,2027年启动三期,总体做到10GWh产能。”袁定凯说,虽然在动力电池行业中其规模较小,但在超充细分赛道中表现突出。
现在云山动力首要的目标,是在细分市场上面先立足,“先活下来。”袁定凯直言,“我们不干能量型的,不去跟他们打价格战。”现在功率型电池市场的价格比较理性,也没有什么价格战。
“一旦把细分赛道瞄准,我们就可以赚钱。因为我们解决的是客户的痛点问题,要让客户能够通过我们的方案,实现切实的利益,实现共赢。这就是我们的理念。”袁定凯说。
03
与伟大时代同行
从2001年入行开始,袁定凯目睹了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。“我很荣幸加入这个伟大的行业,应该是时代造就了企业,时代造就了企业家,企业家带领企业乘风破浪。”袁定凯感慨说,他相信新能源行业未来还有20年的高速增长的机会,未来是10万亿元甚至更大的一个市场。
作为伴随行业一路成长起来的产业峰会,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(CBIS)已经成为动力电池行业规模最大、最权威、最专业的峰会之一,今年将迎来第十届。袁定凯表示,之前参加峰会,云山动力的收获特别大,峰会是行业先进技术及新型市场应用很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。
“我们参加峰会,也是为了学习行业的先进技术,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。应该说前面九届做得都非常好,影响力非常大,我们期待第十届(CBIS2025)与大家再相聚,这样也是和新能源产业朋友圈,共同探讨交流的难得机会。”袁定凯说。


- 最新评论
- 我的评论